另一边,叛军阵营中,安守忠正站在山坡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狠厉。
他一心想着能够迅速将隔在浓烟另一边的一千重骑兵和两千多轻骑兵歼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惜从两翼抽调了一些人马过去。
这使得两翼的兵力比原来单薄了不少,原本严整的军阵也出现了一些空隙。
不过,这只是相比他们原本强大的军阵而言。此时,他们在两翼依然各自拥有五千人马。
与河西边军这边相比,他们两翼依然各自多了一千多人马。
这多出来的兵力,就像是天平上额外的砝码,让安守忠心中多了一丝底气。
但他也明白,战争的胜负从来都不是单纯由兵力决定的,战场上的变数如同变幻莫测的天气,随时都可能改变局势。
此时,河西边军的骑兵们在冲锋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他们用眼神和简单的手势交流着,调整着自己的位置,确保战阵的整齐。
每一个骑兵都全神贯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前方那片充满危险与挑战的战场。
而叛军的骑兵们,虽然人数上占据优势,但在抽调兵力之后,军阵的调整还未完全到位,阵型出现了一些小的混乱。
但他们依然在军官的呵斥下,努力地保持着冲锋的速度,向着河西边军逼近。
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拉近,一场惊心动魄的骑兵对决即将上演,究竟是河西边军以精湛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战胜人数上占优的叛军,还是叛军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一举击溃河西边军,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每一个人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都在等待着那决定胜负的一刻。
在大唐广袤的疆土之上,军事对抗的烽火从未真正熄灭。
河西边军,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大唐的西部边陲,他们的刀枪剑戟上沾染着吐蕃人的鲜血,那是无数次浴血厮杀后留下的印记。
而叛军,则主要在北方与契丹等部族交锋,大漠的风沙见证了他们与契丹人马的激烈碰撞。
尽管双方的作战区域和主要对手截然不同,但有意思的是,在最开始的冲锋阶段,双方的战术打法竟有着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