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红的颜色鲜艳夺目,与周围金碧辉煌的建筑相互映衬,愈发显得气势恢宏、美轮美奂。

    沿着这条华丽的地毯前行,耳畔传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和悠扬动听的乐曲之声。

    那锣鼓敲得惊天动地,每一下都似重锤击打在人心头,而乐声则婉转低回、高亢激昂,此起彼伏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动人心魄的交响曲。

    在辽阔的天空中不断回响,仿佛要以其磅礴之势冲破九霄云外。

    再看道路两侧,一面面巨大的龙旗迎风招展,这些旗帜制作精良,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图案,张牙舞爪、威风凛凛。

    每当微风吹过,龙旗便猎猎作响,更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之气,使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深深领略到皇家所独有的威严和气度。

    置身于此番盛景之中,人们无不为之惊叹折服,这场盛典规模之大、场面之宏伟实属罕见,堪称空前绝后。

    无论是精心布置的场地、华丽绚烂的装饰还是热烈欢快的氛围,无一不彰显出此次庆典的隆重与盛大,当真可用盛大无比来形容!

    如此盛典,作为落幕,也算是不枉兴盛千年了。

    “太子殿下驾到!”

    伴随着一声高喊,銮驾从宫门口驶来,身后两侧跟着文武百官。

    前方虎贲开道,庄严至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百姓们纷纷下跪,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銮驾到了现场,朱雄英身穿太子朝服,从銮驾上走了下来,坐在了上面搭好的主位上。

    文武百官跟在其后,分别两旁。

    礼部官员手捧圣旨和敕书以及衍圣公袍服和金印站在中间,准备宣旨。

    朱雄英一眼望去,儒家学子还真多啊,可惜了,腐儒居多。

    这些年轻人,应该还有掰正的可能。

    “提笔写尽天下事,不肯低头看苍生,可惜了,可惜了。”

    朱雄英喃喃自语,微微摇头。

    如果当年儒家积极抗元,而非是直接投降,还给忽必烈上了个儒教大宗师的尊号,那么儒家即便是被斩尽杀绝,史书之上也能抵去万千罪名。

    朱雄英让万民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