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着一张圣旨在人群中。

    朱雄英揉了揉眼睛,“表哥怎么这么高?”

    不怪朱雄英震惊,而是今天的李景隆真的好高,就好像被人托举起来了一样。

    “跑快点,跑快点,不要误了大事。”

    李景隆用马鞭抽着胯下的朴国昌。

    李景隆此时是骑在朴国昌脖子上的,朴国昌在下面一路狂奔,跑得大气喘个不停。

    这个李景隆,得寸进尺!

    朴国昌本不想屈服的,但是李景隆拿出了御赐麻袋。

    是背着李景隆过来,还是被麻袋套着打一顿,朴国昌选择了前者。

    李景隆这下子下手又黑又狠。

    惹不起,自己躲得起,好吧。

    见到这么个情况,百姓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确保李景隆来到受封台上。

    这时候朱雄英才看到李景隆为啥这么高,敢情是朴国昌在下面啊。

    自己当时让李景隆盯着朴国昌,以免这家伙后来反水,没想到李景隆骑着朴国昌就过来了。

    “表哥,你这是……”朱雄英故作不解。

    李景隆高举圣旨,“殿下,这位朴公公听说殿下因儒家之事而难以抉择,他取来了那个臭要饭……啊不是,取来了太上皇的圣旨,他说关于儒家的事情,太上皇曾留下圣旨!就在这里!”

    李景隆把圣旨递给了朱雄英。

    这波操作引得全场议论纷纷,朱元璋的圣旨?

    这是闹哪样啊?

    朴国昌大口的喘着气,“启禀殿下,小公爷句句属实,这确实是太上皇曾经密封于匣内的圣旨,乃是由曾经的翰林学士,现在的翰林院大学士刘三吾所写,太上皇之意本是留给后继之君的,奴婢听闻这里的事情之后,马上带着圣旨赶来了。”

    有了朴国昌的作证,这件事情的可信度直接上来了。

    朱雄英看向刘三吾,似乎在询问是否确有其事。

    刘三吾站出来道,“回殿下,确有其事,太上皇曾让臣不得对外宣扬,否则诛九族!故此臣没有对外提起。”

    朴国昌和刘三吾都是证人,这封圣旨的可信度就极高了。

    朱雄英嗯了一声,“既然如此,大伴,你来宣读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