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看向了李景隆,“李九江,你们从西番这么快赶来,用的啥战术大破敌军啊?你指挥的吗?”

    “当时是这样的……”

    李景隆巴拉巴拉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众人没想到李景隆这小子竟然这么大胆,第一战就敢冒险。

    “李九江,你为什么有必赢的把握呢?你不怕输吗?”朱樉好奇的问道。

    李景隆咧嘴一笑,“打仗嘛,攻心为上,攻身为下,有时候要预判敌人的预判,有时候又得反其道而行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此为兵者诡道也。”

    朱棡也追着问道,“那你打赢了,为什么不退回凉州补给粮草,而是选择吃人?你这不是没苦硬吃吗?”

    “晋王殿下,我要是回凉州了,那我不成傻哔了吗?

    回凉州虽然能补给粮草,但是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说。

    而且到时候找黔国公补充粮草,那是得欠人情的。

    再说了,我要是带兵撤回,敌军反应过来追上来怎么办?

    凉州那边可还没有做好军事部署呢,我到时候不是把敌军大军引过去了吗?

    最重要的是,我是抗命出来的,回去了被扣下了咋办?

    我要的是封狼居胥,不是陷阵斩将这点小打小闹啊。

    我爹从小就教我,有第二个选择之前,永远不要去选欠人情。

    哪怕第二个选择很残忍,别人欠我人情可以,我欠别人不行。

    再者说,这一关是每个为将为帅的人都要经历的一关,你们谁没吃过?”

    李景隆笑着反问道。

    你笑我傻,我笑你才傻。

    不过李景隆的话很有道理,粮草不可能永远次次都及时送到,所以吃人很常见。

    灾荒之年,易子而食更是习以为常。

    那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锅里一团肉。

    迟早都要经历这一关的,早经历和晚经历都一样,除非有办法保证粮草永远不断绝,永远能跟得上。

    在的李文忠、蓝玉、常茂他们这些从元末过来的人,就真能顿顿有粮草?

    李文忠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没想到你这个逆子虽然混账,但是还是听进去了为父的教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