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不理解,为何四皇子会对隋朝的事感兴趣,但难得有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这位侍读随即认真的作答起来。
大业八年,经大规模准备,隋炀帝杨广征调水陆大军百余万发动第一次进攻高丽的战争。
水军从东莱海口出发,浮海先行;陆军兵分左右各十二军,每日自涿郡出发一军,相距二十公里,连营渐进,四十日发完,全军连绵干余里。
三月,前军渡辽河,久攻辽东城不下,后大将宇文述等率军绕袭敌后方,敌军乘其半渡萨水,以优势兵力反击,隋军大溃,三十万人生还者仅两千七百人,军械物资损失无计其数。七月,杨广被迫下令回军。
听着讲述,朱棣脑海中浮现出百万大军出征的场景,看来史书还是得听人讲才有趣,自己读来容易犯困。
“三十万人,被人半渡伏击?生还者仅两千七百人?你没记错?”朱棣难以置信的问道。
侍读重重点头:“下官不可能记错,除非是史书写错了。”
朱棣追问道:“莫非那高句丽比大隋还强?能够把三十万人打得剩下两千多人,至少得五十万人。”
侍读摇头:“史书没写。但根据另一本史书介绍,高句丽全盛时期约莫七十万户,总共人口不过三百万。即便是十抽一丁,也只有三十万兵马。”
朱棣恨声道:“废物啊!三十万对三十万,能被人打的几乎全军覆没?那个大将宇文述可真是废物!”
“还有隋炀帝杨广也是,百万兵马劳师远征,竟然没能灭了区区七十万户的高句丽?呸!”
侍读不敢说话。
“你接着讲,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侍读点了点头:“大业九年,隋炀帝组织第二次战争。陆军刚到前线,国内权臣杨玄感起兵反隋,进攻东都洛阳。杨广不得不从高丽撤兵。”
“大业十年再次发兵,由于国内各地爆发百姓起义,地方州道多留兵不发、路上士兵纷纷逃亡,这次兵力较上次少。”
“但高丽也不堪连年战争,于同年七月,高丽王遣使请降。”
朱棣惊喜道:“降了?哈哈哈,看来他说的没错,战争拼得就是国力,连年征战,敌我双方都苦不堪言,就看谁更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