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九十七章 你管这个叫烟花?(1/4)
    回到医馆,黄易把孩子送到外公徐家,美其名曰家里有事不方便。

    小蓉儿和徐钦去了徐家,但皇孙朱雄英还在,没关系,丢到太子朱标怀里,学着一起打牌,从娃娃抓起。

    总之研究烟花并不安全,绝对不能让孩子们靠近。

    “怪不得火药技术发展缓慢,原来是材料杂质太多,不好掌握配比。”

    没错,一硫二硝三木炭,加上白糖大伊万,后世随便一个初中生都能朗朗上口,可在这个年代,工匠们还在一点点尝试。

    不是因为工作量复杂,而是因为这个年代对于化学的未知,先要提纯原材料,然后才能熟练掌握配比。

    而这个年代的硫磺、硝石,纯度都太低了,提纯这些就需要用到一定的化学知识。

    唐代以来,制作火药的根据就是孙思邈真人的伏硫磺之法,所以这个年代会化学知识的,更多是道士。

    而制作火药的只是工匠,所以就导致了信息的不互通。

    黄易现在做的事,不仅仅是提纯原材料,还要往里加入金属粉末。烟花嘛,加入不同的金属粉末,将来烟花燃烧的颜色才绚丽多彩。

    甚至烟花的炮筒、引线等等,全都要个人制作。

    不过只要试验成功了,然后找几个人分工合作,流水线装配即可。

    十天时间,黄易有把握给大明来一场简单的烟花秀。

    不用太有技术含量,就是后世那种普通的就行。

    竹筒缠上结实的麻绳,能够扛住的膨胀就行,这就是最好的炮筒,这个年代想找坚固的纸筒怕是不容易。

    砰!

    一阵白烟炸响,黄易灰头土脸的走出实验室,嘴里骂骂咧咧,“该死,忘了考虑引线受潮问题,哪怕这批引线只需要等待半个月,也有可能受潮。还是要用油纸。”

    “你小子还会研制火药?”老朱走进了院子,正好撞见了黄易的尴尬时刻。

    “咳咳……略懂一二。您要看看效果吗?”

    老朱给了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当然要看看。跟二虎吹的那么大,不来看看你的真本事能行?”

    黄易笑着回屋拿出五枚装好的竹筒烟花,带了一包火药,一把引线,朝着老朱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