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造船厂(2/3)
我大明一朝,尔等断了他们的生路,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朝廷从未有过禁止百姓出海经商的规矩。这件事是谁定下的?谁执行的?孤王会一件件查清楚,所牵涉之人会给受害百姓一个交代!”

    这几个喊冤的商人纷纷磕头感谢。

    朱标朗声说道:“尔等安心回去,今后大胆的行商,只要每次行商跟官府报备过,该交的税款一分不差,朝廷是鼓励百姓多谋生计的。”

    “哪里的官府敢打着朝廷的名义欺压百姓,尔等可以直接去京城,朝廷、陛下会为你们做主。”

    众人千恩万谢,“多谢太子殿下,多谢……”

    “好了,诸位回去吧,将来朝廷的大船造好,开展海外贸易,说不得还要找各位讨些经验的。”

    ……

    典礼照常举行,事后太子朱标带人来到了江南织造衙门。

    谁都知道,在太子平静的面容下,蕴含着一股怒雷。

    “孤王再重申一遍,即便是将来朝廷接管了海外贸易,也不会掐断百姓的生计。朝廷不会跟百姓抢饭碗,我们的大船具有更大更快的优势,可以走的更远,做成天大的买卖。何必再盯着百姓饭碗里的仨瓜俩枣?”

    训斥一番,太子挥退了众人。

    黄易笑着说道:“朝廷当然看不上这仨瓜俩枣,可对某些官员来说,随便查抄一家,就是几辈子的财富。江南借着造船的由头,禁止了海运,表面是是为了帮朝廷的大计,实际上呢?如果不是为了中饱私囊,谁会这么卖力气,联合整个江南封禁海运?”

    太子脸色铁青,当即手书一封,命令都察院、锦衣卫联合办案,一定要把江南这场冤案查个水落石出。

    “唉,妹夫,朝廷想做成一件事,为何如此不易?”太子感叹说。

    黄易唏嘘道:“是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朝廷大计都是有漏洞的,下面的人不会全心全意执行任务,但一定会绞尽脑汁钻这个漏洞,从而找到获利的办法。”

    “每一次朝廷大计的提出和实施,他们都能从中捞一笔。”

    “要么是捞朝廷拨款,比如决口赈灾银子;要么是搜刮百姓的油水,比如借助海外贸易的名头封禁海运,搜刮这些富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