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李遇刺(1/3)
    洪武十六年春,国子监祭酒宋讷献守边策。

    宋讷的意思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北征大胜而归,但过不几年敌人就会重整旗鼓,再次南下侵袭?

    这个问题,也是老朱在思考的问题,甚至所有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我们只能打败敌人,却不能守住既得领土。

    漠北草原适合放牧,中原人喜欢农耕,出了北方长城就是游牧,无险可守,自然无法长久耕种。总不能让我们北上草原学习牧马吧?

    且不说百姓愿意不愿意背井离乡,就以放牧而论,当然还是人家北方游牧民族更有天赋。

    另外我们的百姓北上放牧了,谁来保证我们的安全?除非是在北方建城驻防,我们在城池周围放牧。

    可这也不现实,放牧讲究逐草、逐水而居,如果只是在固定的城池旁边放牧,那要不了多久,周围的水草耗尽,人畜牛羊都会被饿死了。

    所以久而久之,中原王朝都只能以怀柔应对,或者是杀伐北境灭绝人口、然后固守长城。

    至于打下草原长期占领,不是大家不想,而是做不到。

    今次国子监祭酒宋讷建议,守边重在屯田,屯田重在养兵。大明可以遴选可靠将领北上养兵屯田,以军屯代替民屯,然后缓缓建城驻守。

    每五百里派一将即可互为犄角,遇敌则战,敌去则耕。

    长此以往,北方草原就可以逐渐收入我大明版图了。

    皇帝老朱很是满意,采纳了他的建议。

    因为此事,太子朱标来找黄易问计,是否还有比屯田计更好的戍边计?

    黄易提议说可以开放通商贸易,一方面可以加快筑城,另一方面也可以麻痹敌人,让边境少些战火。

    朱标不理解,通商岂不是帮敌人发展壮大?

    黄易笑着解释说道:“他们发展再快又如何?能敌得过我们的火铳火炮?”

    “边境安定的时间约久,我们大明的粮草、军备就越丰厚,将来一旦打起来,可以狠狠给他们一个教训,甚至一次打灭他们所有自信心。让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朱标眼前一亮,“这就是你说的缓兵之计?”

    黄易点头说道:“不错,现在大明的粮食、军备都是当世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