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份奇怪策论之后,李善长眉头紧皱,不用皇帝说话,他就能看出这是一份什么账册。
但他在思考,到底是出自谁手?
满朝文武,最有可能的,当然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小子!
可最近京城都传开了,不是说他被秦王所害,人已经没了吗?
再说这字迹也不像呀!
老朱生怕这几人看不懂里面的暗语,于是把自己和太子推演的说了一遍,众人纷纷点头,原来是聊皇室人员问题。
李善长沉声说道:“陛下,臣不知此表是何人所献,但可以肯定一件事:献表之人其心可诛!”
哦?
老朱好奇追问道:“善长,何出此言?”
李善长把手中的书册丢给其他人,认真的说道:“且把十代以后的皇室成员问题放在一边,也不论他算的准不准确。”
“既然他献这个表,那肯定是打着劝谏的名义,想让陛下约束皇室爵位的传承。”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是古礼。”
“倘若依照他这份表奏修改的话,那要约束到四代?甚至三代。”
“陛下,也就是您的孙子辈就要是子爵了,重孙辈直接是平民,您忍心吗?”
老朱沉默了。
李善长接着说道:“即便是您为了大明万代,您强压不忍。可那些亲王呢?他们忍心看着自己的孙子沦为平民?”
“五世恩泽乃是古礼,也是我大明安稳之本,若是改变,定会动摇国本。”
“现而今有您在世,无人敢有异议,可往后呢?夺嫡之心再起,天下必乱!”
老朱攥紧了拳头,眼神怒火中烧,他听进去了,也相信了。
涉及到自己朱家的利益,老朱向来敏感,而且这个分析是出自李善长之口。
倘若说世上谁的聪明才智能跟黄易相比,恐怕除了已故的刘伯温,也只有李善长这个元老宰相了。
更不用说李善长是黄易的老对手了。
仅仅这一番言论,老朱就信了八分。
旁边的六部尚书还没开口呢。
老朱看向了其他人,“你们呢?你们觉得此表所论,是否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