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门口,一支商队被守城的拦下了,理由是商队只能走东门和西门。
这就让人费解了,长安城那么多城门,为什么只留给商队两个门?
守城的士兵笑了,一看就是头一次来长安,不知道这里的规矩。西门是通向西域行商的,东门是用来盘查东面商队的。其他城门不得走商队。
盘查?
我们不过是一支运棉花的车队,还用盘查吗?
“查验货物归城内的货站管,城门口查的是照身帖和暂住证,无证的商队不许在关中行商。”
啥玩意儿?照身帖我懂,暂住证是什么鬼?
守城士兵纳闷的看着对方:“像你们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商队,一般都是西域过来的,该走西门才是。在我们这南门还是头一次遇到,你们是中原的,走函谷关过来的吧?”
商队大掌柜讪讪一笑:“军爷您慧眼,我们是头一次过来行商。”
一旁的伍长皱眉道,“恐怕不止如此吧?行商的入长安,谁人不是先打听打听?你们这样直接跟守城士兵打听的,呵呵,一看就不是正经商队。”
什么??
整个商队的人全都紧张起来。
那伍长却笑了,“不用紧张,哪怕你们是过来打探消息的锦衣卫,也不归我们守城人管。想进城,你们还是去东门办手续吧。”
这下论到商队的人纳闷了,既然你们已经看穿了我们的身份,为什么不动手呢?
将信将疑的大掌柜不敢耽搁,连忙带人转向东门,可身份被看穿的他们,哪里还敢再去东门?直接带人绕道撤退了。
万一这帮盘查的士兵上报入城,城中守军过来围堵呢?
令他们意外的是,一直到他们撤出了函谷关都没有追兵,这让他们更不理解了。
于是大掌柜命令商队自行回洛阳给大将军汇报,自己重新去往长安城,决定好好打探一下。
平民入城检查,跟商队入城检查是不一样的,平民查的是照身帖。
为了隐藏身份,沐英特意让朝廷给这五万兵马制作了关中的照身帖,个个都有据可查。因为关中的一切人口档案在京城都有备案。
可这位作为头一批探路的,也是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