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黄易拱了拱手,“谢您吉言。”
“是啊,我们大老远的从蜀中过来做买卖,自然是因为这条路子能多挣些。”
“说实话吧,自从秦王上位以来,这海外贸易是越来越不赚钱了,官府压价太低,我们大老远的运出来,只比本地销路涨了三成,除去路上的运输成本,基本不挣钱。”
“所以这买卖呀……没什么油水。”
三成?
小蓉儿好奇问道:“三成应该不少了吧?其他行业的货物,纯利才三成吧?”
宋掌柜笑了,“小公子可能不清楚,这海外贸易不同大明内部的买卖,海外可是金山银山。大明随便一件东西,哪怕是个马扎,都能以十倍的利润卖给海外蛮夷。”
“早先秦王没来的时候,也就是海外贸易刚兴起的时候,我们这些货物都是以平常贵一倍,甚至将近两倍的价格报的成本。”
“以至于大家都抢着往海外贸易衙门挤,大明许多地方的百姓反而买不着本地产的东西。无形中也抬高了各种商品的物价。”
“可现在不同了,原本能赚一倍两倍,现在只能赚三成?除去成本只多赚一成,都不够我们这番辛苦的。”
小蓉儿惊讶道:“差距这么大?海外的人都傻吗?贵十倍他们还要?”
黄易笑着说道:“物以稀为贵,不是海外人傻,而是大明的货物对他们来说——珍稀!而且海外也有国家、贵族,有钱人多的是。”
小蓉儿点了点头:“那现在怎么突然不赚钱了?是海外的傻贵族们开窍了吗?还是说运去的货物太多,慢慢的就不珍稀了。”
宋掌柜称赞道:“小公子不愧是家传经商,几句话就能看破商道秘密。”
“但是根源却不是这个,海外地大物博,大明就算再往外经营百年,物品依旧是炽手可热的。”
“不赚钱是因为江南海外贸易衙门故意压价,他们随意定收购价,把原本属于我们的两倍利润,一压再压,直至榨得一滴不剩。”
“唉……口口声声喊着国不与民争利,实际呢?他们见不得我们赚钱,恨不得把每一文都收进国库。”
国库?
黄易嗤笑道:“我看未必是国库,弄不好是进了某个国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