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具备弹药制造能力,还建立了简单的机械加工生产线,能够生产步枪、迫击炮以及部分轻型火炮零件。
“师长,这是最新的792毫米子弹生产线。”负责工业的邓谢领着众人进入车间。
车间内,一排排机床飞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地进行压壳、装药、封口等工序,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曾继文仔细查看了产线,发现一些新设备明显不是本地原有的,转头问道:“老邓,这些设备是北方支援的?”
邓谢点头:“是的,北面同志支援了一批高精度机床,其中部分通过外蒙秘密运送过来。
还有一些是我们自行拆解研究后仿制的。”
“北方的援助确实及时,现在我们自己制造子弹和部分枪械,能大大缓解战场上的补给压力。”周宭感叹道。
“除了轻武器生产,我们的弹药厂也在扩建。”邓谢继续介绍。
“目前主要生产迫击炮弹和37毫米反坦克炮弹,预计下个月可达到月产五千发。”
众人频频点头,这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力将进一步提高。
离开弹药厂,曾继文一行来到正在建设的动力机械厂,这里正在组装从北方运来的柴油发动机。
用于改造部分战车和运输工具。看到工人们围着一台发动机调试,曾继文不禁上前问道:“进度如何?”
“师长,这台是苏联援助的gaz-aa卡车发动机,我们已经成功仿制,下一步准备批量生产。”一名技术员回答。
“好!有了自己的动力设备,我们的后勤运输能力也能大幅提升。”曾继文满意地点头。
接下来,曾继文等人便启程前往晋西南运城工业区。
运城,作为谈判后新收复的重镇,曾继文决定让其承担着军工修复和化工生产的任务。
在一座翻新的化工厂内,刺鼻的硝烟味道弥漫空气,几台搅拌机正在高速运转,将原料混合成火药。
一名总工正在这里主持生产,见到曾继文一行,迎了上来。
“曾书记,周政委,欢迎来到运城!”负责化工的庄俊良摘下手套,笑着说道。
“庄工,我们听说你们这里在搞新的炸药配方?”周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