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晋东南开始建设 > 第452章(1/3)
    但这一次,面对这个空缺,往日争权夺势的高级将领们竟然罕见地保持了一致意见——他们都认为自己目前的岗位更为重要,华北方面军的指挥权,还是另择他人更合适。

    有人以“北面和南方战局吃紧”为由推脱,有人强调自己在本土的职责更为关键,还有人干脆模棱两可地表示“目前尚无调动的必要”。

    即便是那些曾在华北服役的将领,也纷纷回避了这个问题,不愿接手这个“烂摊子”。

    大本营的高层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原本打算趁机调整华北方面军的指挥权,但却发现竟无人愿意接手。

    最终,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暂时作罢,转而安抚多田骏,让他继续留任,以免造成指挥体系的混乱。

    对于多田骏而言,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羞辱。

    他原本希望能够功成身退,回到东京远离这场泥潭般的战争,

    但现在,不仅无法脱身,反而被大本营有意无意地架在了华北战局的前线,继续为这场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苦苦挣扎。

    他深知,自己的职位看似稳固,实则只是因为无人愿意接替。

    当战局进一步恶化,或是大本营真的找到合适的人选时,他的结局恐怕也不会比现在好多少。

    华北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了他的困境……

    而且华北这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八路军在清剿区周围设立了游击区,许多村庄被毁后,村民便直接加入八路军,转入山地进行游击作战。

    在冀中平原,日军尝试推行“囚笼政策”,修建大量据点和封锁沟,试图将八路军困在山区之中。

    但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切断八路军的活动能力,反而给了八路军伏击日军补给线的机会。

    由于封锁沟的修建需要大量劳动力和物资,而华北的铁路运输又长期受到八路军破袭战的影响,日军的囚笼计划最终进展缓慢,甚至在某些地方不得不被迫放弃。

    日军尝试通过控制物资、制造粮食危机来削弱八路军的战斗力。

    然而,八路军并非依赖传统的后勤补给体系,而是建立了独立的生产和供应体系。

    在华北的许多根据地,八路军开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