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11章 朱皇帝开喷了(2/5)
功”

    “仁义之君,仁德之君,君仁臣直,宽厚仁慈,慈眉善目,菩萨心肠,妇人之仁”

    “呵呵”

    “甲申天变以来,大明没了几个皇帝,宗室死伤殆尽,更有无数的忠臣志士,惨死在满清的铁蹄之下”

    “朕的大明王朝,以前的京都在北京,然后北京没了”

    “朝廷退守太祖的应天城,满清的铁蹄紧随南下,南京也跟着没了”

    “接下来,福州,广州,肇庆,武冈,安隆、、、”

    “呵呵”

    “朝廷一路奔跑,一路逃亡,首府是一个,接着一个,全部丢完了”

    “有些人,身为大明朝廷的文武重臣,吃着老百姓省下来的口粮,领着朝廷的俸禄,却是整日饮酒作赋”

    没错,大明的文官,很厉害,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就是代表。

    当然了,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没有什么东林党了,那玩意在江南的时候,就被满清制服了。

    但是,东林党的恶心,文官的传统还在,整日饮酒作赋,混吃等死的人,大有人在啊。

    否则的话,朱由榔逃亡缅甸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多勋贵文臣,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同样,歪脖子树皇帝,崇祯大帝,被流贼困在紫禁城,绝望的时候。

    就说了一句,流芳百世的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可见那个时候,身为大明皇帝,刚愎自用的朱由检,是多么的无奈,对朝臣是多么的绝望。

    整个朝廷,濒临灭亡的时候,还有一大堆朝臣,竟然反对南下,甚至是皇子也不让走。

    这就直接导致了,南方的野心家,权臣军阀,为了各自的利益,随意拥立天子。

    这就是南明朝局混乱的根源,军阀割据,号令不一,见死不救,抗清局面,混乱不堪。

    当然了,最大的责任人,还是歪脖子崇祯大帝,太刚愎自用了,不懂的帝王心术。

    “咳咳”

    “好,好,好”

    “既然你们,还不说,那朕就不客气了”

    顿了一下,眼看着下面的几百人,还是没人吭声,满脸黑线的朱皇帝,再次重重的咳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