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昭告天下人,特别是大西南的土司官”
“太祖皇帝,就说过,非军功社稷者,不得封爵”
“只要是忠心大明王朝,死心塌地跟着大明走,披肝沥胆,忠贞不渝”
“无论是国公,侯爵,还是伯爵,朕都不会吝啬,会大大方方的赏赐给他们”
刘茞的劝说和担忧,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当然听的出来。
这是担心啊,率先投诚的石屏龙氏,元江那氏,心里不平衡,在战场上,出工不出力啊。
但是,老辣的朱皇帝,怎么会没考虑到呢。
元江那氏,朱皇帝给了一个知府,是广西首府南宁的知府啊。
一个元字营,领兵的是那崇嫡子那嵩,是正经的明军编制,足粮足饷,兵械齐全。
再有一个,朱皇帝的皇叔朱禋正,也娶了那氏的嫡女,作为正妻嫡妻呢。
石屏龙氏,朱皇帝刚开始就给了一个石字营,领兵的是龙世荣侄子元承嗣。
如今,在大朝会上,朱皇帝又给了一个鸿胪寺,正三品的寺卿啊。
所以说,即便是利益交换,朱皇帝也算是给足他们面子。
况且,这两个土司,都是沐王府的姻亲,朱皇帝能给这么多,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再有一点,朱皇帝起兵以来,南北征战几万里,立功战功的将军,还有一大堆呢。
这帮朱皇帝的嫡系将军,光头降将,都等着册封呢,凭什么优先给龙氏和那氏。
如今,之所以给宁州禄氏土司,那也是看在几代人拼杀,战死沙场的份上啊。
最重要的一点,禄氏即便是死了那么多男丁,能再次站到大明这一边,继续干阿迷州的土司。
就凭这几点,大明王朝,就亏欠宁州禄氏不少,必须给点补偿,一个伯爵刚刚好。
如果是侯爵,那就有点多余了,肯定有很多土司官不满,甚至是自己的嫡系大将。
“刘学士”
“继续拟旨吧”
沉思了一会,朱皇帝放下手中的大茶缸,瞥了一眼旁边,正在拟旨的刘茞,点了点头,继续开口:
“传令兵部,五军都督府”
“拟定再建一个营,是正统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