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南下两广的时候”
“你们都知道,战事紧急,无暇他顾,怠慢了两位先生”
“你们呢,既然入朝了,就好好干,先把五寺干好”
“岭南三忠啊,你们的恩师,陈老先生,就是最好的榜样”
没错,这两个岭南三家,其实也是岭南三忠的后人。
一个嫡系长子,一个嫡传弟子,都继承了抗清英雄陈邦彦的衣钵传承。
所以说,得知消息后,朱皇帝就把他们召入朝廷,继续奋斗他们老师的抗清事业。
这种人,跟王夫之一样,都是以抗清事业,民族大义为己任,不甘人后,才是真正的正统大忠臣。
“对了”
“屈寺卿”
“朕可是听说了”
“当年,你起兵反清,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
“有机会的话,以后也可以试试,去前线带兵”
、、、
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朱皇帝还是在激励两个大名人。
尤其是屈大均,这个家伙,是正经的读书人,吟诗作赋,才华横溢。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读书人,却是一个猛将类型的人,起兵反清,冲锋陷阵,猛的一塌糊涂。
所以说,朱皇帝的意思,就很有想法了,让人浮想联翩的。
这是要重用的节奏啊,只要干好了光禄寺,以后说不定就可以换地方了,甚至是领兵作战。
没错,大明的正统读书人,尤其是进士,都是能文能武的全才,领兵作战,问题不大的。
“锵、铛、、、”
过了一会,偌大的宫殿里,再次传来一个浑厚的金属撞击声。
没错,搞定了几个读书人的朱皇帝,又要震慑人了,对着旁边的荷兰佬,欧洲红毛鬼。
没看到嘛,厚重的大砍刀,都使劲往地砖上,重击了几次,威慑力十足。
“站了半天”
“有什么屁话,就赶紧说吧”
顶盔掼甲的朱皇帝,左手拄着大砍刀,有点不耐烦了,眼睛一横,催促了几句。
刚才和读书人谈话,冷落这帮鬼畜,也是一种心理极限试探,看他们能不能撑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