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深,不知小友有何要事?”
图墨闻言,微微颔首,神色中带着几分肃穆,他缓缓坐下,目光直视伯阳父,
图墨微微颔首,神色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肃穆,他缓缓坐下,目光如炬,直视着伯阳父那双深邃的眼眸!
图墨沉声道:“太史大人,您是否早已知晓幽王有东迁都城的打算?”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伯阳父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虢国与焦国开战,幽王却未加指责,若非幽王暗中示意,小小虢国岂敢如此放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图墨心中暗惊,喃喃自语:“如此情景,莫非幽王真的要放弃关中这片龙兴之地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置信。
伯阳父长叹一声,继续道:“前不久,娘娘喜得王子,幽王竟点燃骊山狼烟,召诸侯入京。我那时便看出,大王此举实则是想试探七十二诸侯中有多少是真心听命于他的。”
图墨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如此说来,这位君王并非我们平日里看到的那般昏聩无能!”
伯阳父微微一笑,眼神复杂:“大王虽暴虐无道,却并非无脑之人。只是王室政权衰微,外戚干政,权力早已凌驾于王室之上。即便大王有些手段,也难以力挽狂澜,重振王室威严。”
图墨点头表示赞同,神色凝重:“往上几代,周室王室的君王皆是幼王登基,外戚趁机把握朝政大权。如今的幽王也不过十几岁的年纪,想要撼动外戚势力,确是难如登天。”
伯阳父赞许地看着图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知小友前来,定是为娘娘忧心。只是这王宫之中,局势复杂,想要置身事外,怕是不可能了。不过,若大王真敢动姜姓氏族,立国根基一旦动摇,国家必将陷入危难。这怕也是小友所不愿见到的吧?”
图墨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那太史大人为何不劝谏大王呢?”
伯阳父摇头叹息:“大王宠信佞臣,对贤臣之言置若罔闻。自上次在太庙占卜后,我闭关演练,得知出路在东。大王东迁之意,也是我费尽心思才让他萌生的。司徒姬友勤政爱民,恪尽职守,深受百姓爱戴。我将东迁之事寄托于他,希望能为百姓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