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必要去分真假。”
“便只看朝廷的政策好不好,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好。”
“心里头的一杆枰该怎么秤,自然有一个高低轻重。”
古代皇帝对于一些市井流言,特别诽谤攻击自己的,大多极为重视。
但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朱允熥,对此却不是很以为然。
而且,解决谣言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去辟谣,去强调没有这回事,去将传播此事的人抓起来。
毕竟,一件事一旦私底下大规模传播,就不可能再靠抓几个人来阻止消息扩散。
只会越闹越大。
就好像清朝的雍正帝,也阻止不了针对自己的种种谣言。
雍正史无前例的亲自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为自己辩驳。
结果除了将隐晦不明的皇权争斗公开在世人面前讨论,成为后世史家的重要研究史料外,辟谣澄清的作用,完全是反过来的。
越解释越黑。
一个人要澄清自己身上的谣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制造新的“谣言”。
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普通人也不是专家学者。
他们不会去查阅太多的资料,分析研判,辨别真假对错。
当新的谣言出现时,他们的注意力便被新谣言吸引过去了。
很快就忘了从前之事。
随着这个人身上的“谣言”越来越多,人们慢慢会觉得围绕在他身上的许多谣言很无趣,不靠谱,谁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
即使是有精力去收集各种消息的人,也会一头雾水。
最后只能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一部分谣言来相信。
而对其他的“谣言”,则予以反驳。
这正是朱允熥要达成的目的。
将老百姓都搞糊涂了,最终,老百姓的评判标准就变成了简单而朴素“好不好”。
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咱们的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好!
既然他是一个好皇帝,咱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那凡是关于他不好的谣言,便都是假的!
即令是铁证摆在眼前,我也不信。
肯定是伪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