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之前远征北元,大家都觉得将是一场倾国之战,结果朱允熥仅派了两旅新军,六千兵马,便将北元一战而定。
如今的女真三部,论实力还远在北元之下。
故而,在朝廷许多大臣看来,大明只需投入至多两旅新军,就足够荡平女真了。
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
尤其是新军打仗,看起来胜得痛快淋漓,可花费也是真的高啊!
炮火覆盖,子弹倾泻,那都是在烧钱啊!
新军打一场仗,比原来的老军队,花费可高得多。
也就是如今大明朝廷在朱允熥的金融手段下,具备筹措大量银子,调集大量资源的能力,才能支撑起新军的战争消耗。
要不然,大明朝廷还真养不起几支新军。
太贵了!
实际上,即使是原来的旧军,三万精锐铁骑,那也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字。
别看大明朝廷动不动就调集几十万大军出征,实际上,真正的精锐铁骑,还真不一定有三万。
几十万人的大军,往往包括很多训练不足的军队,甚至是后勤民夫。
凑起来一共几十万人。
这已经是倾大明全国之力了。
而眼下征伐女真三部,竟调集了三万新军,再加上后勤保障支持的人马,还有做策应的旧军,总人数已多达十几万之众。
因为炮火和子弹消耗的问题,新军的后勤保障,远比旧军复杂得多,规模也庞大得多。
远征北元之战,运用大量马车规避了这一点。
但凡事可一而不可再。
女真三部的地形,和北元一望无际的草原,也完全不一样。
适合用来对付北元的战术,却不一定适合去攻打女真三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指挥军队作战,必须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的战术。
新军消耗过大,保障复杂,故而,在朝廷里许多人看来,应该削减对女真三部用兵的规模,以减轻朝廷的军费开支。
杨士奇也持这一观点。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
能省一分是一分。
派这么多新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