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最后所得到的,无非是侵占了大量的宋国土地而已。”
“但实际上,其中的绝大部分土地,早在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就已被金人通过各种手段占领了。”
“即便金人当时没有掳走徽钦二宗,宋人在之前也早已签订了条约,愿意割让这些土地。”
“排除所占土地这一因素来看,金人当时将宋人逼得走投无路,最后更是把徽钦二宗掳走,看似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可实际上,若站在更高的国家利益层面去考量,这无疑是一步极为愚蠢的棋。”
“倘若金人当时没有将宋人逼至绝境,而是采用慢慢逼迫、循序渐进的策略,细水长流。”
“或许在当时,他们抢不走那么多的财富,无法短期内获得巨大利益。”
“但假以时日,经年累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长地久之下,最终,金人的获利将会更大,而且也不会因为持续不断的战事,承受那般巨大的损失。”
“不过蛮族大多是些鼠目寸光之辈,根本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此言一出,朱寿像是被定住了一般,整个人猛地再度愣住。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色。
显然,这是他从未思索过的全新角度。
朱寿下意识地拧紧了眉头,脑海中开始不受控制地翻腾起各种念头。
这思路乍一听,竟似天马行空,但细细咂摸,似乎又真有那么几分难以辩驳的道理。
回想起那段历史,金人当时向宋朝狮子大开口,索要五百万两黄金和五千万两白银,还限定日期,要求立即赔偿,分毫不许拖延。
这天文数字般的赔偿,无疑远远超出了宋朝所能承受的极限,完全是把宋朝往绝路上逼。
最终,本应在强权下“屈膝”的宋朝,被逼迫到了死角,不得不奋起反击。
朱寿忍不住在心底暗自揣度,倘若金人当时没有这般凶狠相逼,依旧留着徽钦二宗,转而要求宋朝每年上供钱财,让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囊中,是不是最终获得的利益会更为可观呢?
或许,金人并非没有想到这种细水长流的好处,只是受限于自身国力,不敢冒险。
毕竟,若是给宋人充足的时间厉兵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