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宛如一个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盘根错节。
他们联合起来所爆发的能量,大到超乎想象。
与他们相比,即便是身为皇帝,坐拥天下的朱允熥,竟也生出一种孤家寡人的凄凉之感。
在这复杂的局势面前,他一直在心中反复思量。
这一切,究竟是真实存在的困境,还是自己内心深处因恐惧而滋生出的幻想呢?
他开始设想种种可能出现的危机。
如果朝廷的财政陷入困境,府库空虚,无钱可用……
如果大明军队在战场上不再是战无不胜的神话,而是接连吃了败仗,士气低落……
如果天下百姓,饥寒交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如果他在朝堂上不能大权独揽,政令无法畅通无阻……
但凡出现其中任何一项危机,他若再强行推进改革,那无疑是在悬崖边缘跳舞,极有可能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性,甚至会将整个大明王朝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而,此刻静下心来细细审视,朱允熥又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些可怕的危机,目前都还只是停留在想象之中,并未真正发生。
或者说,在他的治理,这一切都根本就不会发生。
那他其实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忧心忡忡的!
历朝历代的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大多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便是,但凡改革,往往都是因为国家积弊已久,已然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才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
说白了,但凡还有其他的选择,统治者都是没有什么动力去进行所谓的大改革的。
人有惰性,喜欢沿着原来的轨道行事,而讨厌不稳定性。
国家更是如此。
只有危机出现的时候,才会有动力去推动改革。
故而才有“危机就是转机”的说法。
不是因为危机真的有什么转机,而是危机让人走投无路,逼着人去转!
有好日子好好的过着,谁想去改革啊!
一切按步就班不好吗?
在正常情况下,国家实际上没有任何改革的动力。
可真到了危机时刻再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