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应天府衙门,乃至京城各部衙门的官老爷,也没人敢不听啊。”
“两位御史大人,这么说,你们总该明白了吧?”
“您说,他的儿子,我们哪敢得罪啊!”
“便是两位大人,只怕也难以承受啊。”
到了最后,茶馆掌柜说出了自己心底潜藏的担忧。
在坊间传闻里,都察院的御史们,大多被视作“清流”。
他们心怀正义,不惧权贵,在朝堂之上直言敢谏,那股子刚正不阿的劲儿,令人钦佩。
然而,其中也不乏因得罪权贵,最终落得个被罢官流放,甚至惨遭砍头抄家悲惨下场的。
这就不得不提及那群“清流”对民间舆论的深远影响,以及在百姓心中所树立起的无比“光辉的形象”了。
至少,在绝大多数朴实的百姓眼中,“清流”二字,便等同于“清官”与“好官”。
而御史,正是“清流”中的典型代表。
茶馆掌柜所忧心忡忡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就怕眼前这两名御史,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却对世事的复杂艰险全然懵懂的“清流”。
真以为仅凭自己御史的身份,便能与国舅爷较量。
到时候,倒霉的可不光是他们自己,搞不好还会连累旁人。
比如,自己的茶馆,说不定也会被卷入这场风波。
“掌柜的,您可真是多虑了。您瞧,两位大人光是来咱这茶馆喝个茶,就带了这么多威风凛凛的护卫,想必在都察院内的地位绝非一般,又何须惧怕一个家奴之子呢?”
解缙的声音响起。
他一边说,一边深深望了杨士奇一眼。
随后,又将目光转到朱允熥身上,只是短暂停留,又迅速移开,微微低下头,神色略显拘谨。
茶馆掌柜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道:“对啊!我也曾见过都察院的御史,可却从未见过出门还带这么多护卫的御史。敢问两位大人,在都察院内担任何职呢?”
出京巡视的御史,那可是钦差大臣,排场大得惊人,一路上还有人鸣锣开道。
轿夫、随扈、护卫等一应俱全,再加上地方上派来迎接御史的人马,就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