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改革之法!用人之道!编书与质问!(1/6)
    这个回答,着实大大出乎朱允熥的意料。

    他双眉微微一蹙,没好气地瞪了解缙一眼,质问道:“你既然明知此计行不通,却为何还要呈给朕这样一份奏折?”

    解缙不卑不亢地回应:“草民之所以如此上奏,实则是为了方便陛下施政。”

    “若草民所提乃是温和之策,那些官僚与豪绅,必定还是会竭力反对。”

    “既然横竖都是反对,草民倒不如采取激进之举,借此大造声势,令他们心生惶恐。”

    “待时机成熟,陛下再出面调解,逼迫草民等人做出退让,施恩于那些官僚豪绅。”

    “如此一来,新政便有望顺利推行。”

    朱允熥听后,不禁一怔。

    这不就是为了让别人同意开窗户,先提出要掀了屋顶的策略吗?

    不得不说,这确实颇有道理。

    解缙竟能将这等微妙之处看得如此透彻,着实令朱允熥对他刮目相看。

    这时,杨士奇开口道:“话虽如此,然而如此大造声势,极有可能致使人心惶惶,甚至危及江山社稷的安稳。倘若因此引发动乱,那可就真的弄巧成拙了。”

    解缙反驳道:“杨大人,大明的江山断不致如此脆弱不堪。”

    “大人身居高位,平日里往来之人,尽是高官勋贵、豪绅子弟,所听闻的自然皆是反对之声。”

    “可方才在茶馆之中,众人态度的前后转变,杨大人也都亲眼目睹了。”

    “实际上,支持新政与新学之人,大有人在。”

    “只不过,他们大多是穷苦百姓,无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罢了。”

    “但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他们定会纷纷响应。”

    “上有陛下的圣意,下有百姓们的拥护,就凭那些反对新政的官僚和豪绅,又怎能动摇大明的江山根基?”

    “何况只要朝廷不真正下令,只是大造舆论声势,他们就会始终抱着一线希望,不会狗急跳墙。”

    “待到陛下施思,他们更是只会喜出望外。”

    杨士奇一时语塞,陷入了沉默,不再言语。

    朱允熥眼中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再次笑着发问道:“你说没收地主豪绅的田地,给每个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