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
既然如此,在工业化肥问世之前,利用鸟粪这一最佳的天然肥料来滋养这片土地,绝非异想天开。
这或许是送给大明的一份厚礼,让那些饱经风霜的田野重新焕发丰饶的生机。
不过,这样的构想,眼下还无需急着向那些政务大臣们和盘托出。
朱允熥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煤炭开采与运输力度,并推广蜂窝煤的使用,这一系列举措在几位政务大臣看来并无争议。
相比于其他政务,这不过是桩寻常之事。
即便它对百姓生活的改善意义深远,但在朝堂局势的棋盘上,却显得无足轻重。
大臣们并非懵懂无知。
他们深知环境日渐恶化,森林被大量破坏,也明白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只是长久以来,苦于无计可施。
人地矛盾,如同一道横亘华夏数千年的死结,早已深深刻入这片土地的命运,引发了无数个王朝兴衰的轮回。
有远见卓识的大臣对此洞若观火。
但若无科学技术的革新,谁也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只能选择视而不见,默然以对。
如今,朱允熥凭借新技术和新思路,试图打破这千年僵局,众人自是欣然支持。
就算是心中对新政十分抵触的王佐,对此也无任何反对意见。
一场御前会议,就此画上句号。
会后,朱允熥即刻颁布圣旨,宣布新政正式施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君临万邦,深念民生疾苦,欲革旧弊,开新局,以固我大明万年基业。”
“兹察赋税之制,弊端丛生,丁银、丁税,苛扰细民,无田者亦受累,实非仁政之道。”
“今特颁新政,推行“摊丁入亩”,凡赋税悉归田亩,不复另征丁银、丁税。”
“凡无田地者,免纳赋税。”
“凡有田地者,按亩计税,分等征收,田多者每亩税重,田少者每亩税轻,以此抑豪强兼并,护小民生计,使耕者有其田,国泰民安。”
“又念大明工商日兴,工业勃发,富国强民之机已至。”
“朕决意开设股市,天下地主可以田地折价,换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