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小猫花儿独一无二完整的爱。”屈静安和妻子抱着同样的想法。
两人对视一眼,俱抿唇而笑。
于是,两人达成共识,此生只要小猫花儿一个孩子。
“生孩子的主体是你,这会分散你的精力,生育也会损耗你的身体。而你的理想抱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个孩子对我们来说足够了。”
这正是曹鹤语的想法。
经历过怀胎十月阵痛生产后,她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生孩子养孩子原本就耗费心神,她确实没有太多的精力分给几个孩子,一个确实就够了。
出了月子后,曹鹤语逐渐把更多的时间用到了学业上。
有陈妈妈和春娟照顾孩子,她可以腾出很多精力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屈静安回家后也会参与照顾孩子,换尿布,哄睡觉,互动,他并没有像很多爸爸那样做一个甩手掌柜。
他也想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像看着一朵花开,一棵树伸展枝叶,生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件奇妙有趣的事情,更何况这个生命还拥有他一半的骨血。
等到孩子六个月的时候,曹鹤语就重返实验室了,着手开始将自己研究了许久了理论转化为现实实验。
经过反复推理验证的理论已经没有丝毫纰漏,逻辑完美无懈可击。
落实到实验自然也是顺利的。
最终她通过一篇拥有突破性思路的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凭借这篇论文获得了当年的优秀毕业生,作为代表上台致辞。
这是这个专业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学生,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报纸上也做了相关报道,曹鹤语身着硕士服从容不迫发言的照片也被刊登在了报纸上。
由于她的华人身份,国内的主流报纸也转载了,赞誉她是巾帼不让须眉。
处在危难时期的国家,很需要一些事情鼓舞民族士气。
曹鹤语的优异表现让国人与有荣焉,觉得她给国家争气,长了脸面。
这样光荣的事情能让许多人苦中作乐,对未来拥有渺茫的希望。
但知道她过往经历的人中,也有人不以为然,轻蔑道:“一个女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