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理学和犯罪学两方面来判断,这种可能都是存在的。
一来从习惯上来讲,当你已经习惯了对某件物体的依赖,一旦它丢失或者损坏,正常情况下,选择马上补充一个新的,是很正常的一种弥补措施。
另外,如果把人心再思考的更深入一些。当你某件东西的丢失,尤其是丢在了犯罪现场,有没有可能,迅速的买了一个原样一模一样的替代品,本身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欲盖弥彰行为……
叶搏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许云覃这个人,进一步的加深了解了。
私下的调查工作,从当晚就开始实施了……
古玩圈子里,关于许云覃的信息很多,一搜一大堆,其间真假难辨,甚至有些玄幻夸张的演义在里面。
但叶搏也能从中清晰的分辨出一些脉络来。
许云覃,原来是秦州西郊一家造币厂的职工,即使现在,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份高收入、高福利的好工作。
许云覃头脑灵活,善于社交、交朋友,后来甚至已经在厂子里慢慢的混到了科级的领导领导岗位。但随后这个人,却很出乎大多数人意外的,偏偏的竟然在上世纪九零年代那个经济搞活最热闹的年代,毅然的选择了辞掉公职,下海经商。
有人夸捧,说这是眼光和勇气的双重领先,怪不得人家最后发了家。
当然,同样的也有人爆料,他当年是因为在厂子里犯了什么错误,是迫不得已的辞职,从而保留了脸面。
下海后的许云覃,直接的就入了古玩这个行业,从在荐福寺旁边的古玩市场摆地摊开始,以古币和各类纪念币为主要经营目标,一周三天下乡收货,四天出摊的。凭借其在相关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以及能说会道的口才和揽客能力,生意从一开始就做的不比一些老行家差。
要说人这一旦有了财运,你是挡也挡不住的。许云覃后来真正的突然“爆发”,听说是有了钱后回老家修葺旧宅子,结果后院里一镢头挖下去,就挖到了一个陈年老瓮。
也是命里注定他就该干这一行的,瓮里别的东西没有,银元、古钱币的,分层的装的满满当当……
从此发了家,慢慢的在市场里租起了门面,经营的品类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