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最机灵,最聪明,也最会有前途的孩子。
小时候,汪浩就表现出不爱金钱爱权力的倾向。
有一年,汪家给孩子们发新年红包,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大多数的人还在为温饱奔忙。但汪家却已经能在过年时,给孩子发压岁红包了。
本来,汪家父辈是想着从大到小,一路发下来。年龄越大,拿的越多。年龄越小,拿的自然小。
汪浩当时便对父辈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要求父母的做法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年龄大小,在收红包上存在差异。
他甚至认为,年龄越大,越不应该接受父辈给的红包。相反,年龄小的孩子,由于没有任何收入,应该要比年龄大的孩子多拿一些。
汪家父辈尊重了他的意见,并且为了考验他,将发放红包的大事,交给了汪浩去负责。
那一次汪家过年的红包分配,推翻了历年来的习惯。
汪浩不但让每一个孩子都拿到了同样数额的红包,他还将属于自己的红包,以补贴的形式,发给了年龄最大的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