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风雨成画 > 第138章 琴瑟和鸣,灵魂相通(1/4)
    肖隽与柳韫之间的相处模式独特而多彩,情爱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时候,他们沉浸于对各类思想的探讨之中。在家经典籍里蕴含着的那些深邃的教育理念,成为了两人常常交流的话题之一。

    从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到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每一个观点都能引发他们深入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展开热烈的讨论。

    除了教育思想,“仁者爱人”这一治国理政的观念同样也是二人研讨的重点。他们剖析古代贤君如何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又探讨在当今社会,这种理念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作用,以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而屈原笔下那充满诗意的香草美人形象以及其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情怀,则为他们的对话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他们一同品味那些优美动人的词句,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仿佛穿越时空与屈原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当然,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视角,当面对某些具体事件时,肖隽和柳韫往往会提出独到的见解。

    有时这些看法不谋而合,令双方相视一笑,心领神会;但更多时候则是各抒己见,甚至激烈辩论起来。然而正是这样的严词相争,让他们能够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一步拓展彼此的视野,深化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肖隽眉头紧皱,声调不自觉拔高几分:“君者当以民为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若只图自身享乐,不顾百姓疾苦,何来长治久安?”

    柳韫也不甘示弱,反驳道:“然若无君威,政令不通,百姓亦难以有序生活,君威不可失。”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之时,一阵悠扬的琴音传来。原来是柳无为正在弹奏一曲《高山流水》。那袅袅琴音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渐渐抚平了二人激动的情绪。

    肖隽先缓下神色,轻咳一声说道:“其实你我观点并非全然相悖,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柳韫微微颔首:“确是如此,君既要有仁爱之心,又需立威于朝堂与民间,二者平衡方为上策。”说罢,二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争论带来的紧张气氛烟消云散,又一同沉浸在这美妙的琴音之中,探讨起音乐中的意境是否也能映射治国之道来。

    正是这些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