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连一丝一毫的国家大义都不讲,那岂不是愧对恩师这么多年来的悉心教导与栽培吗?”
肖隽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他缓缓转过身去,目光投向了窗外那片辽阔的天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略显凝重的面庞上,映出一抹淡淡的金色光辉。
“我自幼埋头于书卷之间,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寒窗苦读,其初衷便是希望能够重新修订大越国的法令制度。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抚慰民众之心,也只有这样,大越国才有可能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之景。”肖隽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决心和力量。
江预听闻此言,不禁心生敬意,他移步至书案前,伸手轻轻拿起方才正在翻阅的公务簿,而后迈步走向肖隽身旁。
“来,你且瞧瞧这个,说不定你会对此颇感兴趣呢。”江预微笑着将手中的公务簿递向肖隽。
肖隽满脸狐疑地望着江预,迟疑片刻后,还是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从江预手中接过了那本公务簿。他轻轻地翻开封面,开始逐页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隽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的疑惑之色也如冰雪消融般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欣喜之情。他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书页,一边喃喃自语道:“好啊,真是太好了!真没想到你们翰林院竟然藏有如此难得的人才。”
江预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到肖隽这般反应,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若是你确实需要此人相助,我想……或许我会同意将其调配给你。”江预缓声说道。
肖隽闻声,急忙合上手中的公务簿,抬起头,满怀感激地凝视着江预,诚挚地道谢:“多谢师兄!此恩此情,小弟定当铭记于心。”
江预则一脸平静地回应道:“你我同朝为官,虽如今所从事之事有所差异,但归根结底,我们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待到西塞之地的风云变幻尘埃落定之后,便可联名启奏圣上,着手此事。”
待江预回到江府,有些忍不住想见向晚舟,于是便直接来到菊苑,琳琅告诉江预向晚舟跟林远出去了,江预眉头微皱,就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一只手背在背上,一只手屈于胸,立于窗前,看着菊苑中的那棵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