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公火急火燎请了杜澜卿进府,要说之前对七公主稍有不满,那这会,被忠勤伯府激起胜负欲来,国公府竞争不过伯府,滑天下之大稽。
谁知杜澜卿听了他的话,说了一句,“真是糊涂,你求别的公主都行,唯独不能是七公主。”
杜国公不知为何。
“你呀你,只知道带兵练兵,一点不考虑朝堂平衡。我虽然没来几天,也知道女婿和七公主亲厚,与贤妃更似母子,可以说,贤妃和七公主的无上荣宠,都是我女婿给挣得。”
杜国公夫人插言,“那不是刚好?少康与建安伯也玩的好,容家和咱们杜家生意往来也多,少康娶了七公主,岂不是圆满?”
杜澜卿道:“容家已经满了,再满就溢了。哎!要不是我女婿这么本事,要不是他娶了王家,崔家小姐和我潇潇,要不是和七公主亲厚,要不是我和恒儿来了上京,要不是你手握兵权,这几条哪怕差着任意一个条件,七公主都有可能嫁进杜家。现在万万不能,趁着陛下没发话,自己识相点,收回来吧!”
杜国公是没有姐姐对皇权政治敏感,听她一剖析,也明白过来,七公主太特殊,任何一家权臣都不能沾染,不然无论是建安伯还是自家,都要被陛下忌惮。
“兄弟我是没想这么多,咱们家已经和建安伯很紧密了,再加上七公主,确实影响半个朝堂。那怎么办?我刚提出来,自己跑宫里撤回,是不是打脸?”
打自己的脸就算了,就怕陛下以为打他的脸。
“方法有的是,还用我教?”
确实,不想成就姻缘,有的是办法。杜国公夫人集中生智,马上装病,后面请了一个道士,直说杜少康需出家一年,吃斋念佛方能消解母之病灾。
被蒙在鼓里的杜少康能怎么办呢?自己晚成婚一年也没什么关系,母亲的健康更重要。
杜国公连夜写了折子送进宫里,声称不敢耽误七公主,这事做罢了。
宣宁帝能怎么样呢,为了找台阶让君臣体面走下去,人家儿子都得当一年和尚,他也只能道一声可惜。
就只剩下一个忠勤伯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杜国公府主动退出,更加卖力的活动。自以为顾家能娶七公主,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