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咸鱼皇子:皇帝?狗都不当! > 第378章 殿下,您听懂了吗?(1/4)
    一分钟……

    十分钟……

    半个小时……

    郑渊脸都皱在一起了,一阵抓耳挠腮。

    这特么……写的都是个啥啊!?

    通篇下来一顿之乎者也的,全是文言文,看得郑渊都快不认识这几个字了!

    一封奏折洋洋洒洒一两百字,郑渊愣是没看明白这里面到底说了什么玩意。

    都看不懂发生了什么,那还何谈处理?

    郑钧看着好像身上长了虱子似的郑渊,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臭小子,这回知道为啥你爹我在御书房一待就是一天了吧?

    饶是郑钧,想要理解那些大臣奏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的时候一件事情说下来就那么几句话,但是依旧要把奏折写的格外满。

    从问安开始,到写这个奏折的“我”是谁,什么官职,统御何地,顺便再说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再写一下自己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政绩请陛下斧正。

    这些结束以后,你以为这时候该说正事了?

    不,你想多了。

    在说事之前,还得引经据典,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说一下,给皇帝一个参考,然后再把事情说出来,让皇帝给一个处理办法。

    这才是大周一封奏折的“正确”格式,虽然也有不按规矩来的,但是极少。

    所以这个时候,郑钧就得通篇看下来,然后在字眼里找到臣子要说的事,考虑好后再进行批注,很麻烦的。

    因为要写的东西太多,奏折写不下,那就只能缩减字数,但是又不能改变本身的意思,奏折内容自然而然的就变得越发晦涩难懂,佶屈聱牙。

    而且皇帝回复的时候,也要引经据典,对臣子选取的范例进行回应。

    所以说,想当好一个皇帝,你书读的少了都不行,臣子的奏折你都看不懂,你当个屁的皇帝?

    一个时辰后,郑钧茶都喝完两杯了,郑渊一封奏折都没看完,也没动笔写哪怕一个笔画。

    郑渊更是差点把自己脑袋都薅秃了。

    郑渊终于忍不住了,猛的把奏折往桌上一摔:“爹,这奏折都特么写的什么玩意啊!?”

    郑钧却收起笑容,正色道:“朕今日让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