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发展了。
准确来说,是看许秋的发展。
如果许秋未来可以达到杜崇岚、戴楠这一步,那么他或许也有机会走到省主任委员那一步!
……
……
次日。
上午十点,一台超显微淋巴静脉吻合术在手外科举行。
主刀正是汤姆森。
而观摩人员则相当豪华。
戴楠教授,霍院长、何恒进、许秋等人。
沈瑶则作为助手登台。
她有能力独立完成超显微手术。
不过这例病人是临医首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不容马虎,连她也来当助手了。
许秋其实没有隐瞒自己能做超显微手术的事实。
不过,汤姆森和沈瑶都没在意。
临医连设备都没有,本土医生怎么可能做好超显微缝合术?
上午十点二十,手术开始。
汤姆森的声音透着自信:“这台手术我们会用吲哚菁绿进行实时动态观察水肿下肢淋巴显影情况。
“另外,还会用上荧光技术!”
前者,通过显影来有效定位功能性淋巴管。
而后者的荧光技术可以避开手术室显微镜强光的影响,在手术全程精确识别出有功能的淋巴管,甚至清晰显示功能性淋巴管的有节律的收缩。
这可以实时引导手术操作,让手术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戴楠、胡主任等人都沉默。
在超显微领域,汤姆森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很快,第一刀被汤姆森开出。
这次做的是右侧腋窝瘢痕松解联合上肢淋巴管-微静脉吻合术。
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生理性重建淋巴引流。
手术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
第一步,找到血管,分离出其中的微小静脉。
随后,通过血管荧光功能探查淋巴管,这一步有ar荧光辅助,经过荧光技术后可以做到在白光下仍然可以分辨出淋巴管,比以前的“根据解剖结构硬找”要简单很多。
最后就是用超显微技术,将淋巴管和静脉管吻合了。
说白了,就是找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