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肾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指标都很正常。
唯独s,也即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异常增高。
达到了36ug/l,而正常人的参考值在0~15ug/l。
仅仅是这一项,而无影像提示的话,并不一定是癌症。
临床上也会更多考虑炎症、感染,抑或是身体各部位的鳞状细胞增生。
大多数都不予考虑,看一眼就过去了。
但,许秋心里已经有了排查对象。
且锁定了嗜铬细胞瘤。
这时候再查出这个指标的异常,就很值得关注了。
“如果真的是嗜铬细胞瘤的话,那也得等能查出来。”
许秋眼神有些深邃,陷入了思索。
他肯定没法忽视s的异常。
但,诊断却只能停在这里了……
之前做过ct,腹腔胸腔都查过了,没有发现。
想要继续查下去,只有三种办法。
第一,硬等。
等病人出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时,再当场诊断。
这其实就和之前的策略没什么区别了。
而第二个办法,就是主动激发!
此前,许秋没有诊断方向,自然无计可施。
但现在怀疑是嗜铬细胞瘤了,那要排除其实很简单。
通过刺激瘤体,监测病人体内激素指标的变化。
但……
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嗜铬细胞瘤分泌的是儿茶酚胺。
而儿茶酚胺可能导致瞬间的血压急剧升高,诱导心肌梗塞的发生。
临床上对这种风险规避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去触发?
而最后一种办法,就是采取新的诊断手段。
这也是目前最可靠的方式了。
不过,许秋在该领域的能力有限,他一个人是干不了这活的。
想到这,许秋拨通了内分泌科室的电话。
那边很快接通。
了解到许秋的来意,对接的医生赶紧把电话给了昨天开会的副主任。
沟通了一阵,内分泌副主任也知道了许秋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