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n等等。
随后送检双套4瓶血培养后,经验性地使用头孢西丁等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
有用的话,就继续沿用抗生素方案。
没用或者是效果不明显,再根据经验加左氧氟沙星等其他抗菌药物。
最后,根据血培养的结果,缓慢调整用药,逐步推断出致病菌,才能最终确认方案。
结果……
许秋直接就奔着腹腔的一个小脓液区去了。
而且最要命的,他还真的就发现了!
这一步操作,等于是直接节省了临床诊断至少天的功夫。
……
而此刻,场中的观众们也有点懵。
许秋和傅元魁两边,简直是两个极端。
明明傅元魁才是更依赖仪器的一方。
然而,实际上开场后,许秋各种药物、设备要个不停。
这几分钟的功夫而已,许秋就换了好几种检查仪器了。
现在甚至还在进行腹腔抽液。
而傅元魁那边,几乎就没有要求提供多余的设备。
这让众人有些蒙圈。
也不知道是许秋的诊断速度太快、进展太迅速,所以要的设备多。
还是说傅元魁太有把握,根本不需要仪器辅助?
不过,这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这要是比医生的诊断经验,许秋可能已经输了。”
“是啊,借助这么多设备,怎么看都没有傅元魁经验丰富!”
“这就是院士的底蕴了。傅元魁跟着常院士学了这么多年,很多疾病症状都可以直接做出判断,而经验不足的话,就只能借助仪器了……”
然而此时,戴楠、杜崇岚等人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此刻,他们表情都有些错愕。
外人看热闹。
但他们这些临床医生,却看出了不同的东西。
许秋这哪里是排除错误答案。
他就是奔着最终诊断去的!
在外行看来,此刻许秋不断地更换各种仪器,而傅元魁则沉稳地进行着自己的诊断,似乎是后者的表现更扎实。
然而,事实上完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