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许秋轻描淡写一句话,直接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研究方向。
之后,哪怕他什么都不必做,若是取得成功,他依然是功劳最大的创始人!
因为仅仅是提出这个理论,或许就需要无数科研者,耗费无数资金通过一次次试错,最后才终于有人联想到这早已经出现在一篇论文中的观点……
许秋倒是不在意这个小技术的创始人身份。
主要是的确没条件验证,只能委托给戴楠了。
他直接带过了这个话题,继续说道:“还有神经淋巴管这方面……
“彭月娇的手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需要修复淋巴。就麻烦戴教授注意消除水肿,提前预防继发性神经卡压了。”
也幸好是许秋自己做手术。
他拥有大师级的神经缝合术,更要紧的是还有a级词条功能恢复+10。
因而,即便没有再做神经淋巴管修复,也无伤大雅。
但换成其余人,比如戴楠、张骁两位,她们的束膜缝合技术达不到自己的水平,又不修复淋巴,发生继发性神经卡压的概率就相当高了。
当然,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而且淋巴管完整的神经移植后再生速度至少可以再提升两倍。
所以许秋在邹娅玉身上,依旧耗费心思做了修复。
“行,我这边会让人特别关注。”戴楠说道。
协和的术后护理团队非常专业。
既然已经有许秋的提醒,那这种问题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了。
不过另一个难题也来到了戴楠身上。
她和张骁等人,肯定不甘心只做不切断术式,如果有可能,必然是奔着掌握完整版的切断互换法去。
那么淋巴管修复就成了一座大山。
毕竟,按照许秋的说法,神经淋巴管无自发节律性收缩,没法像血管一样通过喷血定位断端。
这种情况下,可能仅仅是寻找断端,就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
毕竟在椎管内寻找微小的淋巴管,难度不亚于在一个草坪上找一根针。
而且要命的是,椎管附近处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