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技术报告》只是敷衍公众的文章,不会太细致,也没法太细致。
那样的话对自己就没有半点作用了。
但现在戴楠才发现……即便是她,也需要潜心钻研这篇《技术报告》中提到的种种手术技巧、细节。
她同样能获益无穷!
不过此刻,最让戴楠心中难平的,还是《技术报告》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话。
“颈七神经左右互换术的革新之路仍未竟。从神经再生微环境调控到精准功能重塑,从术式标准化到个体化方案设计,我辈仍需在循证医学与转化研究之间精进求索。编者还欠费功夫,未尽事宜,与诸君共勉。”
编者还欠费功夫……
这几个字,让戴楠整个人都沉默了。
许秋这还算是欠功夫?
而且……与诸君共勉……这怕是太瞧得起他们了。
戴楠自觉就算是自己,在颈七互换术领域,也没资格和许秋站在同一高度讨论,其余人就差的更多了。
此时她脑子里只有一个评价。
大师之艺,学徒之心。
拥有此等秉性的人,又何愁他不能成为一代大医。
想到这,戴楠已经迫不及待想给许秋的成名之路铺一把火了。
她压下有些激动的情绪,掏出手机,拨通了方具瞻的电话。
片刻后,对面接通了。
戴楠开门见山地道:“方院士,最近的颈七互换术有关注吗?”
方具瞻本来还想寒暄两句。
一听直接聊正事了,也就顺着话头说了下来,道:“汉鼎跟我说过很多次,戴教授,我这还没来得及恭喜你。”
戴楠道:“之前的颈七互换术已经是过去式了,就在刚才,许秋发布了《技术报告》,其中提到的诸多术式细节,比之前的互换术要完善很多。”
一听这话,方具瞻就有些吃惊了:“戴教授,许秋是你们推出来的代表?”
他有些无法理解。
造神这事儿,全球各国各地都有。
无非就是把一群人的成果,全部安排在一个人身上。
人为堆砌出一个所谓的“医学天才”。
但方具瞻无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