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毓庆宫秘闻 > 第393章 乾隆时期(3/4)
到院子里,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

    回京后的胤礽也在提前准备后手。

    那封空白圣旨,最终还是被他取了出来。

    皱眉深思了许久过后,提笔洋洋洒洒将圣旨填满,甚至还写了一封密信,随即同圣旨一起放入匣子里封存起来。

    胤礽一直都未决定好,将匣子交由谁保管。

    直到乾隆十年的时候,弘历将弘晷的荣亲王爵位封为世袭罔替,永不降级的铁帽子王。

    胤礽才命人将弘晷叫到了跟前,然后将密封了圣旨和密信的匣子,亲手交到了弘晷的手中。

    而且为了确保匣子里的东西,日后能够发挥作用,还将自己手中的剩余势力,都交给了弘晷。

    并且神色严肃的叮嘱了他好一番。

    尤其是涉及到匣子的传承之人。

    对于后代子孙,承袭爵位之人的抉择上。

    关乎到大清未来的命运,胤礽不厌其烦的叮嘱弘晷一次又一次。

    弘晷并不清楚匣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他更加想不明白,为何阿玛会担忧百年之后的事情?

    但在阿玛锐利的目光中,他还是认真将阿玛叮嘱的事情记在了心里。

    并且将阿玛的叮嘱还有匣子,命自己的后代子孙,传了一代又一代,直至匣子内的东西,被大白天下的时候。

    胤礽之所以选择弘晷,不仅是因为他的爵位成了铁帽子王,有爵位在弘晷这一支在宗亲里,便能够一直拥有话语权。

    也是因为弘晷年岁是最小的,而且也是和弘历关系最好,弘晷对下一任帝王选择的建议,弘历是会参考的。

    而且弘历与弘晷的关系,以及弘晷与弘历那些孩子的关系,至少能保荣亲王府昌盛五十年,荣亲王这一支能够被皇帝信任。

    将最后一件事情安排好,胤礽和婉瑜就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两人活到七十多岁先后离世。

    在他们晚年时期,见证了乾隆朝的一次次政治改革,以及开通海上贸易,派使者前往西洋,引进西方技术等。

    还有乾隆帝利用先进的枪炮武器,对外的强势扩张。

    先是平复边疆战乱,收复了大小金川以及西藏等地,随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