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不行吗?
一两千人不够,那就一两万人,每年都去,去的久了,鞑靼都不用打,自己就会崩溃了。
朱棣汗颜,沉默了一会后缓缓说道:“高炽和瞻基不熟战阵,我也是为了一劳永逸,能做的事想着在自己手上解决,不就给他们。”
还想继续说话的周飞顿时哑然,想了想,还是算了,不再吐槽他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朱棣这话不好反驳。
当然,周飞也可以反驳,任何话都有正面和反面,总能找到反驳角度的。
但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他觉得再怎么说也是不好反驳的。
朱棣因为这个考虑,想着一劳永逸解决很多问题,没有任何的毛病,说出来也没人反驳。
就好比建国初期的前辈们,一代人干了三代人要干的事情。说穿了,不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少受点苦,多享点福吗?
可惜,这种美好的想法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能有一半的作用,已经非常不错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而且,后人成长起来后还会有两种前人想象不到的影响。
一种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好几代的苦吃完了,所以轮到我就该享受的!
另一种则是:你们吃苦是你们自找的,我可没叫你替我吃苦。
所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后人自己去闯,其实是最好的做法。
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周先生,你说主公、我,让刘禅坐那个位置是否正确?”
诸葛亮这时问出了自己的想着的事情,他一直在听周飞和朱棣说得失、说后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原本历史上的蜀汉后主刘禅。
刘备的继承人是个大问题,他不得不提前考虑。
刘备之前一直没儿子,所以收养了一个,就是后来没有援助关羽导致隆中对功败垂成的那个刘封。
关羽被杀后,刘封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赐死了。
原因除了没有援助关羽,导致刘备和诸葛亮的天下战略提前崩盘之外,更重要的是刘禅出生了。
诸葛亮穿越过来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