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平安这边儿用钱紧张,翌日,周侃便带着贺禹,兑换了大量的钱庄,兑换了大量的金银之物以及粮秣,运输向广宁。
“贺兄,带着这么多财货上路,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贺禹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就觉得心惊胆战。
这么多钱,别说是南越多如牛毛的土匪,便是朝廷的官兵,也会去拼命。
“放心吧,我这次带的兄弟足够多,都在城外等着呢,而且每一个都是高手。”
贺禹自信地说道,“明公给我准备了很多先进武器,即便是遇到吐蕃人,打一场硬仗都绰绰有余,南越人敢找我麻烦,那肯定是活腻了。”
周侃闻言,这才稍稍放心。
如今七里堡的货物行走天下,经常负责押运的乡卫,也是作战经验丰富,几乎每个人都称得上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周兄,明公那边儿让我提醒你,手中的假币,钱票要尽快都花出去,兑换成粮草,尽可能的送到咱们老家,这个时候不要在乎割韭菜。”贺禹看了看周围,凑到他耳边低声呢喃道,“等到战争打起来,钱就没有用了。”
“而且,你如果能想办法把他们官仓的军粮都买走,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我明白了。”周侃瞳孔一缩,赶紧点头。
升龙城,贺禹带着海量的钱财粮米,和城外的乡卫回合,然后北上。
江南道苏州。
虽然大康积极向南开发,但彼时天下最大的产粮区,分别是河南道也就是中原,河北道,河东道,再次便是关内道。
岭南道属于排不上号的存在,而此时的江南道,在最近几年有迎头赶上的趋势。
苏州河上的货船来往穿梭,码头上人潮汹涌,远望寺庙繁多,钟声不绝。
“贺大人,这里。”
岸边,一个年轻人,带着一群护卫,对着穿上撑着油纸伞的贺循招手。
其人乃是贺循之前派到江南道采购的龙州的青年官商萧骞。
大江以南,才子人物,总是避不开萧家的。
这位萧骞乃是萧刺史推荐给李平安,并且得到考核之后,得以重用的人物之一。
白糖、钻井机、刺史咸菜、纸张、家具等逐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