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73章 为什么要讲礼?(2/3)
   这就是内斗!这就是宗室内斗造成的结果,对整个国家社稷的危害。

    如今,大唐的第三代又出现这样的情况,魏征当然看不下去。

    别管长子有多大的能力,起码这个国家不会动荡。

    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魏征和礼部尚书现在坚持的“礼”。

    礼,是周朝所推崇的,一种规定,天子就是代表上天来当皇帝的。

    在周朝之前,那些皇帝都是各个部落推举的,不是上天派来的。

    而“礼”,是上天降给天子的“身份”,天子再把这个“礼”分发给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官员。

    那么天子就是“礼”的代名词,是世界上所有礼的根本。

    反过来,就是因为“礼”的存在,才能证明你是天子,所有人都必须对你行礼,不能对你无礼。

    下官对上官“有礼”是尊重和服从。

    越多人对你行礼,越代表你贵不可言,越能代表你的合法和正确,你的唯一性。

    太子为什么不和别人坐一样马车?就是让别人都知道,这是太子才能坐的马车。

    如果人人都能坐太子的马车,那不就代表了你这个太子不是唯一的?

    既然人人能当太子,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抢皇位?

    礼是虚无缥缈的,不像刀剑,不像金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如果人人讲礼,也许这个国家不会变得强大,但最起码这个国家不会动荡。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根本,并不是想让国家强大,而是希望人人都有底线,能够自我约束。

    如果北魏的臣子都讲礼,那么就不会天天换皇帝,强大的北魏也不会灭亡。

    如果南宋、南齐、南梁都能讲礼,国家就不会内耗,就不会被北魏、北周欺负。

    所以魏征也是太子派,而且还是坚定的太子派!

    他支持的不是太子本人,而是以太子作为权力载体存在的,统一合法且和平的权力过渡。

    魏征不后悔自己曾经支持李建成,只不过和李纲一样,都恨前太子不听人话。

    如今,太子又和当初的李建成一样,魏征就想着趁太子还小,赶紧改正。

    “陛下,此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