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83章 陕州(2/3)
劈开了三道河流,这才让我的家乡出现了三条河道。

    这三条河道,也被我们当地人,称之为,人门、鬼门、神门。

    所以,我的家乡也叫三门峡!

    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假途灭虢的故事。

    灭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陕州,当时叫做,“虢”国。

    被晋国以借道为名,灭掉了。

    两种原因导致了,陕州人还把陕州西面叫做,陕西。东面叫做陕东。

    从陕州出发,走土路,翻过崤山,再过“函谷关”就能通往洛阳,这就是所谓的崤函古道。”

    “这不对了,明明有路,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的用纤夫拉船?”

    “殿下说的没错,从中原到汉中不是没有路,但汉末到隋末,天下都在打仗,官道都被破坏。

    如果想让中原的货物进入关中,供给关中的庞大人口,光靠山路和路路是不够的。”

    李恪也无话可说,实在是上官仪说的他有理了,他说不过。

    李恪只是一直低着头,从船上看着纤夫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拉船。

    上官仪看出了小殿下的沮丧,就安慰小殿下说:

    “殿下你也不用担心这些纤夫,他们都是良户,陛下考虑到百姓生活不易,特准许黄河上游的纤夫,都不准用罪犯。”

    原本是上官仪说来安慰小殿下李恪的话,但在李恪听着,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照你这么说,我那个昏君阿耶还是好意了?”

    上官仪听到“昏君”两个字,吓的脖子都缩了缩。

    但看跟着小殿下身边的三名女子,还有玩伴的脸上都毫无异样,这才没有表现出什么表情来。

    “确实是陛下的好意,陛下曾经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来走过这条路,知道这些纤夫是这条商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且他们都是自愿而来,这才让把罪犯都放到下游去,承担逆流而上的重担,让良户做这些顺流而下的生计。”

    “那他既然知道这些纤夫是为了生计,为什么不多给点农田?或者少收点税?”

    上官仪觉得,小殿下这番话完全是赌气,就是为了和自己嘴硬。

    “殿下,你可怜这些纤夫,这点下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