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96章 无为而治(2/3)
   一名老农户辛苦种地,眼看刚刚才长出点苗来,就被邻居家的羊群吃了。

    周天子问:

    “这件小事能说明什么?”

    老子又念起来,后续是怎么处理的。

    那个老农户去到当地衙门报案,衙门把邻居抓来。

    邻居得知自己的羊群吃了老农的庄稼苗,不仅很痛心,还表示自己一定会赔偿。

    老子说:

    “你们看看,不需要衙门和官员的介入,这件事就自己解决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

    周天子觉得老子这是“先射箭,再按照箭来画靶子。”

    因为老子举的例,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拿这样已经发生的来做例子。

    不然谁都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道理。

    因为按照儒学的话,可以说这是相互礼让。

    按照法学的话,可以说这是邻居害怕被惩罚。

    没过几天,周天子收到了一个小国的求救,小国的邻国准备攻打他们,小国是来求救,希望周天子出面,别让自己的国家被灭。

    老子就说:

    “这事不必急于答复,不妨先观察邻国的动向。

    不妨先观察邻国的动向,看看他们的原因。

    如果现在答应了,万一是小国的原因,就会没了礼法。

    如果直接拒绝,又会没了天子的权威。

    暂时的观望,反而能让我们弄清楚情况,然后掌握主动。”

    因为这时期打仗,是要发战书,并且告诉周天子,自己为什么攻打别国。

    即使不在乎周天子,也会遵守这样的礼法,因为没害处,也不落下话柄。

    果然,小国的使者刚来,那个准备攻打他们国家的使者也来了。

    原来是这个小国的国君,公开辱骂邻国的国君。

    周天子知道后,大赞老子:

    “这难道就是你之前说的’无为而治’吗?真是好啊!

    貌似什么都不做,但是又在为以后做打算。”

    “天子明白了就好。

    其实,’无为而治’的精髓,就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

    应该了解清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