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96章 无为而治(3/3)
况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也不会被人蒙蔽,别人欺骗。”

    周围的大臣纷纷夸赞老子的智慧,夸赞“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同样能换个说法,顺其自然。

    ’顺’是顺应,’其’是事物本身,’自然’是自然规律。

    ’无为而治’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和自然规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强行干预!

    治国如同种地,农夫不能拔苗助长,只能为它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它自然成长。

    法琳曾经因为劝隋炀帝,导致被剥夺度牒,不能继续当和尚,所以后来当了一年的道士。

    因为他本身就是神童,过目不忘,他当然知道道家的这个学说。

    而上官仪不一样,他小时候读的是儒学,中途也只当了一年的和尚,他最多就是知道佛法。

    不能会吃饱了,去看什么道家的经典,更不可能知道,道家的这个典故。

    而度厄把“潜龙勿用”放在这里说出来,就是为了反驳上官仪。

    因为他刚刚说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是他们自己的功劳,跟道家学说没关系。

    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典故,就能很好的反驳上官仪的话。

    而且“潜龙勿用”也是很好的比喻,皇帝本来就自称是真龙转世。

    上官仪被度厄这么三两句的就给比下去,脸上就有点挂不住。

    儒家弟子都是有自己的骄傲,尤其是汉武帝之后的王朝,都是独尊儒术。

    儒家弟子都是怀着“依靠自己的学识,辅助朝廷治理国家”的理念。

    尤其被儒家弟子称为“后圣”的荀子,他的“人之初,性本恶”更是主张,应该主动去教化百姓从善。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教化百姓,那么百姓是不会主动从善。

    所以身为神童的上官仪,就不会看得起“以无为,去有为”的道家学说。

    因为按照“后圣”的主张去看老子的“无为而治”,根本就是不负责,放纵百姓一直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