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一直在父皇的治理下,越来越安稳。”
李世民爱听这话,自己一直都是这么做,也希望别人这么想的。
“第二、突厥连年雪灾不断,他们的国力肯定不如从前了。”
“第三、连颉利可汗的侄子都暗中向我大唐联合,说明颉利可汗早就离心离德了。”
“第四、就是颉利可汗亲小人,而远贤臣,这和父皇就不一样,父皇不仅鼓励臣子纳谏,还重用像魏征大人这样的贤臣。”
“第五、上次渭水之盟,虽然突厥得到了大量的钱财,福兮祸所依,颉利可汗也只是分给了其余部族小部分,大部分都被他占有了,导致了突厥小部族纷纷脱离颉利可汗。”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大唐完全有一战之力。”
李世民越看好大儿越满意,心想自己的好大儿怎么这么像自己?这么英明神武!
但是在场的另一人说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就是虢国公张士贵,玄武门就归他管着,是李世民心腹大将之一。
“陛下,太子说的没错,也很好,但是我们只有十七万兵马,这根本不够啊。”
张士贵这话就像是一盆冷水一样,浇灭了李世民刚刚燃起的希望。
因为李世民之前就和心腹们商量过,但是当初就说兵力不够。
杜如晦就是因为兵力不够,才以“为陛下去地方上看看情况”为理由,躲到了外面去。
当初就有人提出,十八岁的男子也能算作壮丁入伍,杜如晦就是去看看地方的百姓是不是符合情况。
因为大唐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兵,起码你得成家,就是五丁抽二,三丁抽一。
家里最起码有满足三个成年男子,才能出一个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