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560章 乌头门(1/3)
    第560章 乌头门

    无奈现在什么线索都没了,李恪也不是个小心眼的人,想着死了就死了吧,现在不被杀,早晚也得被自己查清楚事情后弄死。

    李恪没多想,但是陕州都督和陕州刺史在得知驿站的事情后,更加确定了他们之前的想法。

    一边让驿站原本的府兵离开,一边赶紧从魏函谷关调兵。

    李恪来到陕州,没忘记当初答应上官仪的事情,要先去上官仪家看看,给他们送一封信。

    蜀王亲自送信,这得多大的面子啊?

    上官家全家出门,泼水净街,提前雇人吹吹打打,等着蜀王上门。

    这才是见过世面的家族,真正迎接亲王的礼仪,不过上官家人这番准备也算是对牛弹琴了,因为李恪大王不在意这些。

    李恪的马车缓缓驶向上官家的府邸,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上官家那高大的乌头门已然在望,门旁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彰显着这家族的不凡。

    乌头门,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 “衡门”演变而来,最初只是简单的两根柱子,上面一根横梁,形成“草”字头形状,看起来就是一个门框被立在大门前面。

    一般上面还会挂一些牌子,用来告诉别人,这是谁家,都有什么荣誉。

    大唐贵族的马车,都会在车辕前端的横木,这样能防止几匹马拉车的时候,马乱跑行动。

    秤杆能衡量物体轻重,有着平衡的作用,所以 “衡” 又指代秤杆、秤。

    所以“衡门”就是告诉你,别在这里闹事,这是大人物的家。

    后来“衡门”被叫做“乌头门”,是因为衡门两边突出在横梁上面的两根柱头,通常会进行雕饰,并涂成黑色,因此得名“乌头门”。

    到了大唐,乌头门成为了“权贵”才能用的标志。

    日本人来到大唐的时候,就是在长安看到了皇城外高大巍峨、精雕细琢的乌头门,所以把这个学了过去,成为了“鸟居”。

    李恪的蜀王府就是因为没有乌头门,所以被视为长安最寒碜的“王府”。

    按照大唐的礼仪规定,六品七品的官员,他们家门外只能建一个“乌头门”。

    四品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