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关中有大侠,也有败类。
李恪刚刚才写完一首诗,和自己外公这诗一对比,觉得自己的诗太小儿科了。
同样是描写景色的,隋炀帝这诗明显比李恪的更好。
李恪心里有点不服气,但是又没办法比,就沉默一直吃着饭。
杨夫人也感到尴尬,就赶忙转移话题。
“殿下这一路上对关中怎么看?”
李恪很诚实的说:
“这一路上还真是遇到不少好奇的,有关中大侠、关中败类。”
李恪这话完美的概括了他遇到全部人,给李恪影响最深的,就是斗笠大侠,还有杨勇等一群败类。
上官仪的母亲,觉得这话更尴尬,这顿饭绝对是老夫人这辈子吃过最尴尬的一顿饭。
“关中大侠倒是正常,我关中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是败类”
老夫人这话,其实是提醒蜀王,你别这么说,这不是在说当今陛下治理的不好嘛。
关中的大侠其实非常的多,而且多是刀客,关中的刀客在整个大唐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关中一直处在战乱地带,想不武德充沛都不行,没点本事的人,就和阿福一样,只能任人宰割。
大唐民间的江湖里,每个江湖人都以去过关中,和关中的刀客比试过而自豪。
李恪的护卫青衣,就是李恪遇到了豆花张飞来长安游历,这才找到的护卫。
但当时李恪想邀请她们七姐妹一起的,只有青衣留下,其余六人就是想去洛阳看看。
李恪想起了豆花张飞和青衣,瞬间打开话匣子,和老夫人、杨夫人说的眉飞色舞,自己的护卫是怎么怎么厉害!身为女子也一点不输男子。
说着说着,李恪就说到了前几天遇到的寺庙,还把这事也说了一遍。
而老夫人和杨夫人脸上都有点异样,李恪看出了两人的不对劲就问:
“二位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们知道是谁给寺庙送少女?”
两人对视一眼,还是老夫人开口:
“殿下有所不知啊,在这陕州,还真有一家是靠着买卖贱民发家的。”
老夫人说的就是那个守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