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王朝气运这事对于梅伯这般凡人来讲确实是很模糊不清的事情,不过身为殷商大祭,自先祖成汤打败夏桀建立不世为伟业,自上古传承至今,没有经过断代,这人族的祭祀们在观测气运方面还是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律。
简单来讲,在王朝初步建立之时,六王毕而四海一,在承天命的君主带领下,所谓王朝气运一般会到达一个较高的峰值,而后续想要提升这份王朝气运,除了开疆拓土外,那便只剩下一如李金吒这般为人族开智,做出可以称之为改善整个王朝生存环境大事。
这也是帝辛不得不承认金吒人族大贤地位的原因,虽然金吒所做的一切使得殷商王室失去了封锁先进生产资料来维护统治的手段,但随着李氏三书传遍天下,凡是人族就必须承李金吒这个情。
自家天下以来,华夏之民传承至今不过两朝,所以在殷商人的眼中还没有所谓综合国力这么一说,反正在梅伯看来,自打七年前李氏三书传遍天下,殷商王室承认了李金吒人族大贤的地位之后,殷商气运着实是上涨了一大截。
但不知为何,这殷商气运的增长却总给梅伯一种虚浮不定之感,紧随其后的凤鸣岐山就像是吹响了王朝气运衰落的号角,随着西岐宣布不在服从殷商统治,疆土的分裂让气运所化玄鸟发出悲鸣,大量气运围绕在玄鸟周围但却无法为玄鸟调用,虽说这气运整体还是保持着一个上升的趋势,但人运而非王运,梅伯只是一届凡人自然不懂得个中门道,但身为殷商大祭,与生俱来的灵感还是让梅伯察觉到这气运变化的不对劲。
所以在与西岐开战之后,梅伯便开始专心研究这气运之变,这司天监的一应事务也全部交给了杜元铣来打理。
但以凡人之躯窥探天机又岂是那般容易得事情,尤其是在一年前一股新的气运自西方汇入殷商气运之后这气运之变就更让梅伯捉摸不透了,这殷商王运如海中行舟不断起伏,这上涨与下降共存,便是他梅伯通读古籍,可这救世之道……
气运之变折磨了梅伯整整七年,面对帝辛的询问,梅伯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元铣之言自然不是假话,可玄鸟东倾什么的,虽然梅伯心中确实有一定猜测,但狡兔三窟这般道理虽然还没整理成册,可作为殷商王族,尤其是能直接观测到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