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论据,谁能证明地是方的呢?
但是夏凡提出的“地圆说”,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有理有据。一股后知后觉的羞耻爬到众人脸上:“莫非小丑竟是我自己?”
虽然现在一时无法证明谁对谁错,但是从气势上说,一方自信坚定侃侃而谈,一方怀疑人生进退不得,所以结果貌似是,颖川阵营又输了?
郭览眼见自己这方上一个疯一个,更是怒不可遏,大吼道:“吾颍川才子何在?谁能胜一场,吾奖励百金!”
夏凡心中冷笑:呵呵,急了急了!这种老掉牙的招数都用出来了!
不过,虽然老套,但是有效。
于是很快又有一人上前:“吾乃颍川张琪,前不久作了一篇赋,曰亡秦赋,还请夏兄指教一二。”
夏凡嘴角上扬:“巧了,吾亦有一篇事关秦朝之赋。非吾小瞧于汝,吾赶时间,让吾先来!如吾吟咏之后,汝仍有勇气尚存,可再咏汝之赋!吾赋名曰《阿房宫赋》,诸君静听!”
张琪刚欲展开的书简顿时僵在半空,他与文人雅士交流多年,何曾见过如此无礼豪横之徒?
不待张琪反应,夏凡高声吟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历史上,杜牧的《阿房宫赋》一出世,就引得士林惊叹,争相诵读。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突破了六朝以来赋文日益骈俪化、声律化、形式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古代赋体的新体式——散赋。《阿房宫赋》文句奇偶错落,骈散互用,长短结合,融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全文洋溢着史论的理性风采,又焕发着诗画灵动的光芒。杜牧的《阿房宫赋》在艺术风格上摆脱了纤细、绮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