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 第4章 新武器登场(1/3)
    见众人不解,夏凡解释道:“诸位皆下过象棋,有一子‘炮’即此物也!”

    “炮乃隔山打,原来如此!”黄忠醒悟道。

    众人也点头同意,刚才腾空而起的巨石,完全可以无视地面的障碍,击中目标。

    甘宁激动道:“若海船装载此炮,无须接舷战,远程打击,堪称神器也!”

    “不止!用于攻城,亦可建功!”蒋钦沉吟道。

    张任笑道:“阵战亦可用之,若两军对垒冲锋,我方先来一轮炮击,对方必大乱,趁机冲杀,大胜可期也!”

    “吾尝闻秦时有‘飞石’,可为此物?”黄忠问道。

    夏凡得意道:“秦汉之飞石,可称‘投石机’、‘抛石机’,虽有功效,但远逊于眼下吾所制之物,此物,吾称之为‘襄阳炮’。”

    臧霸奇道:“此物于东莱现世,何故冠以襄阳之名?”

    夏凡笑道:“前人之智,吾岂可贪功?聊以纪念尔!”

    襄阳炮,又名回回炮。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不久后,元朝自西域招来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他们参照阿拉伯人的设计,为元军建造了一种全新的抛石机,即所谓的“回回炮”。

    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拽索式”抛石机,回回炮采用的是“配重式”,即利用巨石或铁块的重力,抛射石弹。这种抛石机炮梢的头部悬挂重物,尾部用于放置石弹,重物通常要比石弹重上几倍。平时,炮梢的尾部用钩子固定在炮架上;战时,士兵松开钩子,重物猛然下坠,带动炮梢绕轴急速翻转,尾部的石弹在离心力作用下,一下抛射出去。

    除能抛射更重的石弹,抛出更远的距离外,回回炮还有两个显着的优点,一是操作人数大幅减少;二是操作难度极大降低。

    《元史》上说,亦思马因来到襄阳后:“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在重约200千克石弹的打击下,已坚守襄阳五年的吕文焕彻底丧失斗志,投降元军。回回炮在襄阳暴得大名,后来人们干脆称之为“襄阳炮”。

    见众人意识到了襄阳炮的价值,夏凡也放出豪言:“假以时日,若我军兵源充足,便可新设一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