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沈喜喜亲眼所见,定是不会相信的。

    王佑,真是有上天保佑。

    “爹娘,早上的馒头不是还有剩,我拿些送难民。”

    “难民?”沈喜喜呢喃一声。看着几个蓬头垢面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行李在身上,有些还带着孩子。

    王佑走进后堂,很快抱着一笼馒头出来。

    他爹立即来帮忙,“我来拿。”

    “那我去端水。”

    王掌柜也是好心人,直接让难民进铺子,“坐着好好吃,吃慢些,不够我再去做。”

    王夫人送走客人,过来搭把手。

    一点都没有嫌弃不悦。

    沈喜喜想,这一家子,如此善良,难怪老天眷顾。

    “你们是从哪来的?也没听说哪里闹灾了。”王掌柜问道。

    “我们是从……”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刚开口,就被人拉了拉手臂。

    其余的人面色惊恐,不敢说话。

    “我们好不容易从东平逃出来,就是来上京城喊冤的!”小少年跪在地上,“我们是东平县的百姓,去年秋日闹了虫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庄县令为了政绩,隐瞒此事,还要百姓上交赋税,逼迫百姓卖儿卖女卖地卖房。如今东平县缺粮,百姓有被饿死的。”

    “庄县令不让百姓出城,我们是跟着商队偷偷来到这里。”

    “我们走过很多地方,只有你们不嫌弃,不仅给我们吃的,还让我们进屋。”

    “你们是好人!”

    王佑听后怒拍桌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县令。走,我带着你们去府衙,找府尹大人报案!”

    难民惶恐,“可……可我们听说庄县令在上京城有靠山,是皇亲贵族,权势滔天,附近几个县令也知道此事,无人敢上报。府尹大人会不会也是和庄县令一伙的?”

    小少年眼神坚定,“你们是好人,我们自己去报官,不牵连你们。”

    “我王佑是孙太傅的学生,老师说过,当仁不让于师,此等正义之事,当仁不让!”王佑义愤填膺。

    夫妻俩本想阻止,见儿子态度,只让他小心,“还是谨慎些,慢慢商量。不如,你们先住下来,安顿好了,再去府衙?”

    王